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
汪洋:法治护航粮食安全 ...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2023年8月3 ...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 ...
习近平总书记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 ...
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导航

政策解读:补短板强弱项 建设健康中国 美丽中国

时间:2023-03-20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人民日报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防控阶段,但全球疫情仍在流行,病毒还在不断变异。同时,疫情防控过程中也暴露出城乡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  推动城乡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补短板强弱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力争推动城乡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取得更大进展,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国家发改委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详解相关工作具体部署落实。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特别是2020年以来,中央安排投资1100多亿元支持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为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水平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吴翔天说。

  围绕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重大成果,《通知》明确了健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设施、加强医疗物资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建设等举措。吴翔天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中央投资力度,安排更多资金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引导地方加大投入,优化资源布局,建强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尤其是加快推进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等疫情防控救治相关重点项目建设。

  提升重大疫情救治能力。一方面,发挥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地市级传染病救治网络,全面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和发热门诊等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医疗救援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应急医药储备管理,建立储备长效机制。同时,推进建立遍及城乡的现代医药流通网络。

  构建更加科学有序的就医秩序。科学统筹区域医疗资源,加强城市医疗集团网格化布局管理,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相关疾病诊疗中的职责分工、转诊标准和转诊程序,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连续性、系统性。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

  《通知》要求,毫不放松落实“乙类乙管”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密切配合,加强医防协同,共享医疗机构监测信息,开展了病例报告监测、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监测、哨点医院监测、病毒变异监测、城市污水监测等工作,已初步形成兼顾常态与应急、入境与本土、城市与农村、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多渠道传染病监测体系,及时有效地掌握疫情走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完善多渠道监测体系,做好新冠、流感等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强化疫情形势分析和趋势研判。”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常昭瑞作了具体介绍:一是多部门联合强化输入疫情和新型变异株监测,加强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常态化监测;二是完善多学科专家队伍,针对病毒变异株和疫情异常信号快速开展风险评估,边核实、边评估、边预警,提高应对的时效性;三是继续发挥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在疫情防控中的基础作用,落实医疗卫生机构报告主体责任和执行首诊负责制,督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依法依规、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同时,要结合防控工作需要,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功能,充实相关监测数据报告模块,提高数据收集的信息化水平和提高数据分析智能化水平。

  加快完善环境基础设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10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超过1万亿元,支持各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刘德春表示,截至2022年,全国新增污水处理设施超过1500座,污水管网约30万公里,垃圾焚烧处理厂超过500座,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达到1.6亿吨/年,增长了4倍,污水垃圾等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杨宏毅介绍,目前全国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8%,比2012年提高36个百分点,46个重点城市已基本建成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82.5%;全国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通知》明确,补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加快医废危废等处置能力建设。

  如何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杨宏毅介绍,住建部将重点推动提高城市环境卫生作业质量、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等工作。

  如何开展好医疗污水处理监管工作?生态环境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虢清伟表示,将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常态化防控时,通过强化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维监管,确保医疗污水有效收集、处理和达标排放;疫情流行时,通过启动应急措施,强化污水消毒处理,防止病毒通过污水传播扩散。”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20日 02 版)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