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李强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以只争朝夕奋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中 ...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10篇新年贺词” ...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 ...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五次专题学习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头条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时间:2024-01-12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光明日报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综合研判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深刻洞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重要论断。这一重要论断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实践成就的充分考虑,更是基于中国发展实际和长远利益的科学判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工作和未来前进方向的深刻把握。

2.jpg

  1.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接续奋斗的事业。从大历史的视野看,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展现了把握和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卓越能力。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人民谋求现代化有了主心骨,中国进入“主动的现代化”的探索阶段。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不仅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且极大扭转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党在这一时期取得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坚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向,能够有效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具有历史必然性。客观规律揭示发展趋势,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是理论演进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深刻把握了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核心追求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彻底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次,合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从发展实践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其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运用唯物史观系统地、具体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变化的产物,更是从历史进程中深刻洞察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新时代新征程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的深刻体现,直接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和前途命运。最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为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接续奋斗、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必须以“最大的政治”的清醒和坚定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笃定前行。

  2.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觉、政治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体现了强大的政治定力、战略自信和治国智慧。

  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是对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党带领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历史经验就是必须紧紧聚焦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了这个中心,就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台阶。从历史经验看,坚持住这个中心,牢牢把握这个中心,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就能乘风破浪不断前进,偏离这个中心就会使中国式现代化遭受挫折。同样,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的提出,也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存在着粗放发展、资源过度消耗等现象,不具有可持续性,我们党逐步认识到,必须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尤其强调加快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

  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顺应了时代发展大逻辑。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这个硬道理是压倒一切的硬道理,也是最大的道理,是全党必须认真落实的道理。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是尊重经济规律、争取未来竞争主动的战略选择,是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挑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时期,新的发展环境、新的使命任务都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的发展。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更加不确定的世界中把握主动,努力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

  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要求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我们必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按照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敢作善为抓好落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措并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这就要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新突破。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聚焦“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等关键问题,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三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四是实现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实现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全面提升金融、粮食、能源、重要资源供给安全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安全提供更为牢固的基础和条件。

  3.以党的全面领导实现经济任务和政治使命的统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命脉所在,是实现经济任务和政治使命相统一的关键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党,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只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有力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确立的重大政治原则,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善于领导经济,善于引导经济预期,是我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前进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保证。新时代新征程,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时刻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越要不断提升把方向、谋大局、抓落实的能力,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经济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这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明确指出“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就表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履行自身政治使命的重要环节和关键。

  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指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只有站在政治高度看,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这些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经济与政治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发展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做到政治过硬、对党忠诚,切实扛起政治责任,破除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各种形式的“躺平”,避免空喊口号,更加积极、更为主动、更有成效地落实好各项任务,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党员干部必须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善于洞察经济活动的政治后果,努力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切实把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体现到经济工作各方面,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的工作实践中去。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