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看总书记关心的民生要事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 ...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头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需补齐民生短板

时间:2020-07-01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人民网

00.jpg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强调,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成效比当初预期的还要好。但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为此,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即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工作、要健全社保兜底机制。在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及的歼灭战中,有叁个属于基本民生领域,可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为牵挂的领域。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补齐民生短板的基本方向。

  精准定位民生短板的主要表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要实现平衡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全面小康有叁个“必须”:必须实现覆盖领域全面,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必须实现覆盖人口全面,要让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否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必须实现覆盖区域全面,不断缩小区域间的经济社会差距。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精准地指出当前我国民生短板所在,即从人群看,主要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从区域看,主要是深度贫困地区﹔从领域看,主要是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短板明显。

  聚焦健全各项托底性民生制度。民生制度内容广泛,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侧重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一是打好脱贫攻坚“总决战”,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重点攻克“叁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切实做到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加大基础性民生投入,既要着力于解决好上学难、看不起病、住危房等基本生存问题,也要加强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后续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有机统一,从而为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长足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叁是要健全社保兜底机制。对于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能力、无法通过自我努力实现彻底脱贫的特殊群体,要发挥好社会保障的“社会安全网”功能,完善生活托底、大病兜底等保障机制,让最为弱势的群体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科学开展民生工作绩效评估。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叁年行动的指导意见》部署,经国务院同意,定于2020年至2021年年初开展国家脱贫攻坚普查。这时工作绩效评估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关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效评估,文章为我们提供了应当遵循两个基本的方法论。一方面,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改善民生等工作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吊高胃口,不允许盲目攀比,反对“数字”脱贫、“指标”脱贫。另一方面,评估时要主客观兼顾。衡量民生等工作的实绩时既要看量化的数字,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

  实现全面小康与后小康时期的有机衔接。从歷史角度来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意味着我们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还意味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正式成为现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裡’,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结合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部署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