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11月18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联合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健康中国与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
论坛包括开幕致辞、主旨演讲、推介分享、经验交流,政策解析等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夯实健康中国根基 聚焦食品安全建设”这一主题,探讨食品安全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新形势下健康中国建设的科技创新之路,解读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瓶颈、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农产品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彬选说,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一日三餐,是最基本、最普惠的民生诉求,同时,食品产业带动上下游巨大数量的就业,承载了千万家庭的基本生计。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众多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和执法力度,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食品产业发展要和健康中国行动、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既要守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底线,更要追求食品安全工作的高线,从安全保障转向安全引领,从产品安全转向营养健康安全。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原主任、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副会长张华荣表示,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新台阶,粮食年年丰收,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种类丰富,大大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原粮消费量大幅下降,肉蛋奶果菜油等非主食食物需求快速增长,正在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对农产品食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农产品食品领域主要矛盾体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优质需求和供给数量、质量不平衡,质量发展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满足舌尖上的安全和舌尖上的美味,已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李春生说,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经济体,每年生产了全球近20%的谷物、近30%的肉类、30%多的蛋类、50%的蔬菜、近50%的水果。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主要农产品及食品供给是稳定的,农产品食品安全控制、可追溯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下一步,要坚持科技创新赋能农业和食品产业。注重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健全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的标准规范。加大农产品食品生产源头污染的治理。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王子强说,增加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既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意。要不断增加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供给。要积极推行标准化的全程质量控制和良好农业规范,重点推进全程质量控制基地的打造,良好农业规范工作体系的建立,健全认证范围和拓展认证规模。要大力推进国家追溯平台的应用和质量安全的数字化治理,重点围绕追溯制度的建设推广应用互联互通等方面发力,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大会同期还发布了2022年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征集工作开展以来,共收到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申报300多个案例,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优选了30个典型案例。据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介绍,典型案例将纳入“乡村产业振兴提升行动”,以实施“千百万”工程为总目标,促进乡村全产业链整体提升。

第五届健康中国与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