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中国粮价:高还是低?

时间:2019-10-24 人阅读 评论
来源:知农知食

  

11.jpg

  又是一个粮食丰收年。围绕丰收,近来有两种观点形成鲜明对照:

  一种观点认为,没必要年年都要绷着这股“不丰收不罢休”的劲,过度消耗资源不说,打下的粮食还比国外进口贵,不如花钱从国外买粮食吃。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粮食虽然丰收了却没有给农民带来增收,甚至“一斤粮还换不来一瓶矿泉水”。这种“谷贱伤农”的丰收是政绩和表面文章。

  粮价是“百价之基”,不仅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是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反映出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中权重较大,更由于粮食是民生基本所需,稍有供应波动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社会问题,因此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因素。

12.jpg

  那么,中国的粮食价格,到底低还是高呢?可以概括两句话:跟农民预期收益比是低的,跟进口粮食价格比确实是高的。

  在第一、二、三产业各门类中,农业的比较效益很可能是最低的。而在农业各产业中,种粮的收益又基本上是最低的。事实上,种粮收益低是近年来农业生产中最大的问题,也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最大的隐忧。

  曾有人测算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这4种粮食的平均亩产值为1039元,净收入是682元——这既包括农民的工资,也包括了种植利润。由于目前全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仍然是以小农户为主,一亩地这点钱,可能只是农民外出打工几天的收入。

  而且,随着工厂和城市用工需求增多、劳动力成本上升,种粮的比较收益可能还将和农民的其它就业门路相比差距增大。

13.jpg

  对有规模优势的种粮大户来说呢?他们最头痛的是高企的土地流转费用,以及灌溉、整地、农机等大量基础设施投入成本,以及管理和雇工成本的增加。以土地流转费用来看,这一块支出(对拥有承包权的农民来说则是收入)是西方农业发达国家的农场主所不需要付出的成本。

  这就是中国的一个国情——在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足够支持的情况下,土地仍然是维系基本生计的生产资料。

  所以,无论从种粮的小农户也好、大户也罢,以比较收益衡量的话,都是感觉“不赚钱”,当然会觉得粮价太低。但从进口粮和国产粮的价格相比,一些大宗的粮食(其实也包括食糖和油料)价格进口优势明显,甚至到岸价都低于国内粮食的市场价。

14.jpg

  能大幅提高市场粮价来增加粮农收入吗?这是不可行的,因为会让不种粮的人群吃不消。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接近60%,考虑到即使在农村也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并不种粮而是买粮吃。这意味着至少有六成以上的人是粮食的消费者而非生产者。这么多基础人群对天天吃、顿顿吃的东西的价格当然是非常敏感的。

  提高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力度、多给补贴呢?由于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根据游戏规则,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补贴额度要与产值挂钩,算下来补贴数量极其有限,早已接近极限水平了。

  这就是为什么粮价不可能大幅提高的基本原因。更让人头痛的是,这一头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涨,那一头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形成的“天花板”又不断下压,给农民补贴的办法越来越少,不断挤压政策空间。

15.jpg

  由于水稻、小麦目前仍在持续实行保护价政策,多年来的托市收购产生了大量粮食积压、甚至成了陈化粮、市场难消化。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政界学界所说的“三量齐增”现象——粮食产量增加、进口量增加、库存量增加。

  近年来一直有呼声希望取消保护价政策。但就目前来看,在各方利益都得到完美保障的解决方案出炉之前,用财政资金保障水稻、小麦这两种中国人的口粮安全,可能还是最为稳妥的方式。当然,保护价政策也需要有效引导和配合农业的绿色发展、供给侧改革。

  还有一点情况是中国和西方农业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之处:中国人从整体上摆脱饿肚子的年代并不久远,粮食安全是从最高领导人到地方基层干部都高度重视的大事。稍有不慎放松抓粮就可能出现问题。

  比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粮食连年丰收,此后对粮食生产有所放松,导致1998年至2003年大幅减产15.9%,直到2008年才恢复到10年前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罔顾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一味靠买国外的便宜粮食,且不说把全世界的粮食都买光也就只够半数中国人的吃饭需求,更重要的是这就是对种粮农民生计的“劫杀”,会对粮食安全产生伤筋动骨的影响。

  同时,补贴这招就算财政有钱也不能任性,最根本的还是要“强身健体”,不断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种粮收益。

16.jpg

  因此,今后的粮食价格走势会越来越向国际接轨,还是如种粮农民所期望的那样大幅上调?个人认为只可能温和上升,而既不可能下降、也不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