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李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 ...
刘国中到农业农村部调度部署“三夏” ...
李强在新疆调研时强调:彰显特色优势 ...
看总书记关心的民生要事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勤劳实干谋脱贫 自立自强奔小康

时间:2019-03-27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南宁新闻网

  

  李文状不等不靠,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走出贫困。

  天刚亮,一个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就骑上电动自行车,直奔自家田地,挽起袖子,除去桑地里的杂草。一番劳作后,他又来到甘蔗地,将倒伏的甘蔗一根根扶正并捆扎起来。忙完甘蔗地里的活,他又赶回家中,清理消毒养蚕的房间,为下一轮养蚕做准备……尽管汗水早已湿透衣服,但他的脸上却绽放出希望的笑容。

  这是那楼镇三江村贫困户李文状,现年56岁。由于妻子早逝,他一个人带着两个儿子生活,还要照顾年老的父母。他家里只有0.8亩土地,又无法外出打工,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5年底,李文状一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李文状并没有失去信心,他靠着自己辛勤的双手,不等不靠,辛勤劳作,逐渐走出贫穷。

  耕耘不辍

  不等不靠开辟脱贫路

  在小儿子两岁时,李文状的妻子便离开了他们。李文状一人又当爹又当娘,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孩子。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李文状从此不再外出务工。因为贫困,大儿子初中毕业后便到广东打工,支持弟弟继续读书。2014年8月,小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被桂林理工大学录取,但这却让李文状一家犯了难,他们一时拿不出小儿子的学费来。李文状四处借钱,最终将小儿子送进了大学。李文状说:“读书才有出路,我不能让他像我一样,再苦再累我都要让孩子读书。”

  然而,李文状肩头的担子更重了。

  为改变贫困的生活,李文状开始借地种田。他的几个兄弟都外出务工了,李文状便将兄弟们丢荒的4亩水田借来自己种。之后,他又陆续从本村外出务工村民手中借到8亩多旱地。有了土地做保障,李文状发展生产的积极性高涨,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虽然辛苦,但他相信凭着自己的辛勤劳作,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李文状每年利用自家2亩多的水田种植莲藕。种植莲藕非常辛苦,特别是莲藕成熟后,人要站在齐腰深的藕塘里将莲藕从淤泥中挖出,一个人一天最多能挖150多公斤,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但种植莲藕收入高,且如果管理得好,每年亩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李文状算了一笔账,近几年莲藕的价格不低于7.5元/公斤,过年过节时价格会更高,除去成本,每亩莲藕的收入可达13000多元。2017年,单莲藕一项的收入, 李文状就收入两万多元。每年国庆节前后,莲藕采收完毕,李文状又马不停蹄地种上茨菇。茨菇春节前便可收获,亩产350多公斤,市场价格在20元/公斤左右,如此一来,同一块田地里,每亩又多出了6000多元的纯收入。从种植到维护,从采收到销售,李文状一人亲力亲为。2017年全年,李文状通过种植莲藕和茨菇收入38000多元。

  看到李文状如此勤劳,家里又确实困难,村里外出务工的人都把自家的闲田无偿借给李文状。2018年,李文状一人种植了4亩水稻,收获3200公斤,收入6800多元;种植5亩甘蔗,收获25吨,收入12500元;种植3亩桑叶,并利用家里的空房间养起了蚕,收获260多公斤蚕茧,收入16000多元。就这样,李文状不等不靠,凭着自己一年到头不停地辛勤劳作,一家人的苦日子渐渐有了好转。

  今年7月,李文状的小儿子就要毕业了,目前已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李文状肩头的担子又轻了许多。但他没有闲下来,依旧每天下田劳作。

  帮扶给力

  生产有动力致富有奔头

  2016年以前,李文状一家还住在一间仅2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里。2016年,当地政府为他申请了危房改造补贴,他自己凑了部分钱,建起了一层85平方米的砖混新房。当过建筑工人的李文状,自己建设、安装屋内的厨卫设施、房梁门窗等。他心里清楚,新房来之不易,因此倍加珍惜。他说:“危房改造让我住上了新房子,教育资助让我小儿子读完了大学,产业资助让我发展产业有了保障。若不是党和政府的帮扶政策,我哪有今天的生活。”

  说到帮扶干部,李文状更是心存感激:“帮扶干部不辞辛苦,跑上跑下为我们申请各种政策补贴,还经常买菜买肉到我们家里和我们一起吃饭唠家常,了解我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困难,帮我们想解决办法,甚至自掏腰包资助我的小儿子上大学,我真的非常感激。”

  在生产方面,村里的种桑养蚕合作社和时宜公司则为李文状种桑养蚕提供服务,技术人员多次上门帮他查看桑蚕生长情况,对他进行技术指导,帮他解决种养问题。在他们的帮助下,李文状养殖的桑蚕从来没有出现过大面积死亡现象,收成稳定。

  2016年年底,李文状一家顺利脱贫。好的政策与干部的帮扶,让他有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动力,更有了致富的信心。李文状说:“现在的政策那么好,给了我们那么多支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勤劳肯干、自力更生的李文状正以勤劳的双手耕耘更美好的生活。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