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引水上山灌良田 脱贫小康在当前

时间:2018-11-07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中国财经报

    “上去高山望平川,黄河水流淌了千年,看起是容易用起难,浇不到地里是枉然。”青海民歌《花儿》唱出了当地黄河两岸农民对“缺水”的无奈和惆怅。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其中黄河谷地区是青海境内重要的农业生产区。然而,该地区却面临着工程性缺水,由于田高水低,看着水却用不上。处于高原山地气候带的青海农民,种地只能靠天吃饭,生活用水靠肩挑背扛从黄河取水。随着电力的推广普及,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青海推广采取电力提灌方式进行灌溉,但对于谷地农业来说,电力提灌方式成本极其高昂。

  亚行贷款支持的青海省东部地区农村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即李家峡、公伯峡水库灌溉工程,通过已建成的水库抬高黄河水位,利用高水位的重力通过管道输送,实现自流引水上山,大大降低了灌溉成本,使包括青海省东部地区黄河沿岸化隆、尖扎、循化三县境内的李家峡、公伯峡水库灌区农民直接受益。

  青海省财政厅政府外债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罗生莲告诉记者,为弥补资金缺口,青海省财政厅向财政部申请利用亚行贷款实施该项目,2010年项目列入财政部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规划,2011年项目正式实施。批复总投资为15.77亿元,其中亚行贷款6000万美元。

  青海省水利厅项目办副主任王海奎说,这个项目开创了青海省利用亚行贷款和依托黄河上游大型梯级电站抬高的黄河水位发展当地水利灌溉的先河,项目的实施不仅降低了农业灌溉成本、节约了水资源,还提高了用水效率和管理能力,为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和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构建起牢固的水利支撑体系。

  “另外,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和项目实施初期阶段,亚行通过两次各70万美元赠款实施了卓有成效的技术援助,并在参与式灌溉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和机构能力建设等非工程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投入,为青海东部地区农村水资源综合利用,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农业灌溉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王海奎说。

  黄河之水天上来

  行走在尖扎县坎布拉镇的河谷中,记者看到,从河谷底部竖立起高度超过40米的混凝土支架(工程上称为“排架”),支撑起长度超过100米、横亘在两座坡顶间的渡槽。从李家峡水库流出的黄河水沿着渡槽穿过山顶,从坎布拉镇一路奔向康扬镇、措周乡,流向尖扎县各个灌区。立在排架上“黄河水从天上来”的几个大字成为这一场景的生动写照。

  李家峡水电站拦河大坝长414米、高175米,把黄河北岸的拉脊山和南边的坎布拉群山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座澄清湛蓝的人工湖——坎布拉湖,与中下游常见的黄色河水形成巨大反差。依托抬高的黄河水位和水库坝肩预留的农灌口,清澈的黄河水沿着已建成的管道顺流而下。

  水电站在产生了多年的电力效益后,终于通过干渠等管道建设发挥了灌溉效益,解决了青海河东地区黄河谷地“看着水用不上”的困境,改变了水电开发与当地经济发展隔离的状态。

  这座高逾40米的渡槽只是李家峡水库灌溉工程南干渠项目建设的39个渡槽中的一个。据尖扎县外资办负责人周志龙介绍,南干渠项目涉及2镇1乡20个行政村,干渠及分干渠总长度22.4公里,隧洞5座,还有大量排洪涵、分水闸等。该工程概算投资1.68亿元,其中亚行贷款资金7526.66万元,可控制灌溉面积3.83万亩,其中改善灌溉面积3.1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68万亩。

  从李家峡电站北农灌口引流的管道,奔向黄河北岸的化隆县,这是李家峡水库灌溉工程北干渠项目。据化隆县外资办负责人张元庆介绍,北干渠项目总投资4.6亿元,干渠长30余公里,设计隧洞18座,占北干渠总长的一半,另外,还建设倒虹吸4座。

  在北干渠1号倒虹吸,记者看到,管道穿过山体倾斜而下,沿着谷底蜿蜒穿行,再通过管道向上延伸,通过隧道穿过山体。倒虹吸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水位落差,让河水从低处流向高处,解决一个个工程难题。

  3号倒虹吸后的10号长隧洞是李家峡和公伯峡灌溉工程的一个控制性工程,隧洞长11公里,规划建设期5年,但由于难度巨大,实际建设工期达6年多。据介绍,隧洞已于今年6月正式通水,解决了化隆县41个村6.8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另外,可每年节约360万元的用电成本。

  位于循化县和化隆县境内的公伯峡水库灌溉工程也由南、北干渠灌区组成,干渠总长55.31公里。目前,工程也已接近尾声,经济效益开始显现。

  随着项目的成功实施,青海境内的拉西瓦水电站和积石峡水电站也相继实施了水库灌溉工程。

  项目亮点多

  罗生莲表示,领导重视、规章制度健全是项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比如设立了专门的项目领导小组,参与人员相对稳定;依据亚行采购指南和支付手册制定了项目采购和财务管理办法等。

  另外,该项目省、市(州)、县项目单位全部安装并应用管理信息系统(MIS),也是一大亮点。据罗生莲介绍,项目的采购信息、合同管理、会计核算、财务报表、提款报账申请、监测评价等均采用该系统操作完成,实现了工程和财务一体化管理,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据了解,采用这种方式后,提高了项目提款报账资金周转率,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还与青海省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相衔接。青海省重大土地整理项目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冶有贵表示,依水定地是黄河谷地土地开发整理的一个原则,即根据水源水量来确定土地开发整理规模和灌溉面积,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则充分利用了亚行贷款支持的李家峡、公伯峡水库灌溉工程项目。

  据介绍,为整合项目资源,2008年,青海省水利厅与国土厅共同签署了《共同推进黄河谷地灌溉工程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工作合作备忘录》,按照分工安排,项目支渠及以下渠系配套和土地整理由省国土厅负责,投资为4.47亿元;省水利厅负责亚行贷款项目,包括干渠工程建设以及参与式灌溉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和机构能力建设等,投资为11.3亿元。

  冶有贵介绍说,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依托丰富的黄河水资源依水定地,涉及三市(州)5县,覆盖农村人口30余万人,第一阶段项目接近尾声,累计完成建设规模近38万亩,新增耕地6.62万亩,完成投资10.8亿元。其中,李家峡片区土地开发整理总面积1.47万公顷,建设规模8452.42公顷,新增耕地2074.09公顷;公伯峡片区土地开发整理总面积1.61万公顷。建设规模1.05万公顷,新增耕地面积2040.41公顷。

  王海奎表示,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使项目的综合效益更大、可持续性更强。主要体现在参与式灌溉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和机构能力建设三方面。例如,通过建立12个示范农民用水户协会,逐步实现干渠由灌区运行管理机构管理、支渠以下渠系由协会管理的分级管理模式。

  参与式灌溉管理专家李鸥表示,参与式灌溉管理是青海省农村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的12个示范性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的经验将在项目区乃至全省情况类似地区推广。

  “粮食蔬菜轮着种”

  “给了清清的水,我有蓝蓝的天,粮食蔬菜轮着种,净土又挣钱。”当地的民谣充分展示了亚行贷款项目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王海奎说,青海省东部地区是全省农村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在面积不足全省5%的区域内居住着全省75%的人口,项目区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两岸的台地之上,由于年降水量仅300mm左右,所建电力提灌站产生的灌溉电费高达120—150元/亩,有近30%的耕地出现撂荒。

  据悉,项目区海拔在1800—2000米之间,是青海省水、土、光、热条件较优越的地区之一,也是该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瓜果、蔬菜生产区之一,黄河两岸阶地灌区适合小麦、油菜、水果、蔬菜等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

  在坎布拉镇尕布村,村主任蓟金财告诉记者,全村900多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等用水少的粮食作物,以往亩产六七百斤,收入不到1000元,电力抽水产生的电费就花掉了很大一部分。

  “现在通水后能种两季,6月份收完粮食后农民接着种辣子、西红柿、茄子等蔬菜,一亩地收入能达到几千元。随着项目完工,全村明年将全部受益。”蓟金财说着,脸上绽开了笑容。

  据了解,整个工程项目设计灌溉面积为20.85万亩,其中提灌改自流灌溉面积9.01万亩,新增灌溉面积4.0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83万亩。王海奎说,通过项目实施,水源由水库直接引出,干、支、斗渠全部衬砌,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提高。仅9万亩电力提灌面积改自流灌溉一项,每年可为农民节省电费1000多万元。

  农业支持服务也是项目的实施内容之一。如为了项目效果可持续,青海把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推广部门结合,构建高新园区—合作组织—农业推广联合机制。依托黄河彩篮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承办“育人、育苗、育新”三项任务。

  海东黄河彩篮高原现代菜篮子产业园,位于循化县查汗都斯乡和化隆县甘都镇。2014年启动实施,流转土地3700亩,建成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735栋,智能连栋温室2万平方米,并配套完成了育苗系统、保温设施、低压电、供暖及防护等辅助工程。

  据亚行农业咨询专家李志宏介绍,该产业园年产蔬菜550万公斤,土地流转使流转农民户均收入5065元。同时提供了500多个就业岗位,培养了100多名新型职业农民,扶持10名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此外,培育的200万株菜苗可满足周边10万亩左右的蔬菜生产。

  亚行贷款项目的成功实施,也为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王海奎表示,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种养殖大户或公司承包的蔬菜、核桃、花椒等农作物,牛羊养殖基地和园区较多,随着工程项目的实施,为项目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利支撑,也为逐步建立基地和园区—合作社—技术推广联合的机制,从水源工程到田间工程全程定量化、智能化工程,农牧循环配套,种植养殖清洁生产工程,农牧产品加工,产业升级增效工程等未来项目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上去高山望平川,黄河水引上山巅,花红柳绿果满园,奔小康就在当前。”青海民歌《花儿》的结尾,既唱出了当地的新面貌,也唱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