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李强在新疆调研时强调:彰显特色
看总书记关心的民生要事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 ...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小康路上迈阔步—拉萨市城关区塔玛村蝶变纪实

时间:2017-05-05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中国西藏网

  五月的高原,绿柳扶苏、桃粉樱红,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走进位于拉萨河畔的塔玛村,柏油马路纵横交错,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一排排极具藏式风格的新楼房鳞次栉比,门楣上一面面五星红旗在艳阳下迎风飘荡。这里已经完全看不到传统乡村的老旧,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现代化城镇的景象。

  近年来,塔玛村靠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伴随着全村村民的精诚实干,一步步从过去偏僻贫困、思想落后的“冲啦村”,蝶变成今天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红旗村”,在雪域高原上谱写出一曲自立自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光彩乐章。

  集体经济显效能

  多年前,随着拉萨市“东延西扩、跨河发展”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城关区塔玛村逐步融入城市规划当中,大量土地被划作城市建设用地,如何使用补偿款,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生活就成了村“两委”的头等大事。

  为了让村民既不因为征地返贫,又避免领取补偿款后“坐吃山空”,塔玛村多次召开村民会议,积极与村民沟通并达成一致,最终讨论通过了一个补偿款“四六分”的办法,即把征地补偿款的40%直接发放到村民手中,其余60%作为集体财产,用于政府预留给村里的就业用地的开发,开发的收益每年分红,作为全村人今后生活的保障。

  就这样,利用补偿款,塔玛村建起了数码广场、农贸市场、花卉市场、宾馆、写字楼、沿街商铺,成立了运输队等多元化的集体经济产业,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增收问题。

  塔玛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格桑卓嘎说:“2016年,我们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增长到了2000多万元,人均分红6000—8000元,全年人均总收入达到了1.66万余元,相比5年前整整翻了一番,全村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24户一般贫困户也完全实现了脱贫。”

  创业就业不待业

  塔玛村虽然建立起了规模庞大的集体经济产业,村民每年都能拿到一笔不少的集体经济分红,但村里仍然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对于这些做了大半辈子庄稼汉的失地农民来说,不种田,似乎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了。

  为了解决村中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让他们不光是依靠集体经济的收入,而靠自己的双手也能自行“造血”,同时防止因失地无业可能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塔玛村又把工作重点转向了解决村民的再就业和创业问题上。

  为此,塔玛村多次到内地考察,学习内地先进示范区的经验,并结合本乡实际,一方面积极着手培训水、电、保安、保洁员、厨师等工作人员,让村民有一技之长,能够实现转移就业;另一方面则为有创业意愿的村民打通渠道,解决资金、技术、场地、设备等难题,帮助他们创业,逐步解决了所有青壮年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村民达瓦说:“我自己租用了村里的两间门面房开起了小超市,我妻子在洲际酒店做保洁员,我们俩都有工作了,年底还能拿到村集体经济的分红,算下来一年纯收入10万元呢。现在,我们全家住进了160平米的两层小楼,还买了车,要在以前,根本就不敢想。”

  兜底措施有保障

  60多岁的老人桑杰前两天感冒了,有些不舒服,想着去医院看一下,他的家人带他来到村委会旁边的塔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他看病。医生给他做了体检、打了针、开了药,结账时一共才用8.5元。“现在看病真是方便,村里就有医院,不出远门就可以看病,而且看病还这么便宜,才花了几块钱。”桑杰老人感慨道。

  塔玛村村委会主任平措说:“要想让村民真正致富,不能光是收入高,公共服务保障也得好,得把村民日常生活的‘底’兜起来,不然,挣的钱都用来看病、交学费了,生活质量也就不会高了。”

  为此,塔玛村下大力气提高全村的兜底服务保障水平,在村里建立了卫生服务中心,低价给村民看病,每年为村民免费体检;让村民100%参加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对每家孩子上学的费用实行“三包”;设立奖助金,奖励大学生;每年给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许多措施都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适用范围更广、力度更大的村政策,确保了惠民措施真正落到全部村民的身上。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